banner
Lainbo

Lainbo's Blog

If you’re nothing without the suit, then you shouldn't have it.
github

《超學習(Ultralearning)》TL;DR

書籍資訊:豆瓣讀書

作者斯科特・H. 揚(Scott H. Young)著名的超學習者,《如何高效學習》《超級學習者》作者,1 年自學完成麻省理工計算機專業本科課程。在這個劇烈變革的時代,成為佼佼者只是一時的,唯有持續不斷地自我精進,擁有快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保持領先地位、跟上時局變化。

作者說的話(1)#

對於那些善於明智運用科技的人而言,現在是歷史上自學新事物最容易的時期。

作者說的話(2)#

在過去二十年間,通過簡單的在線搜索就能獲取的知識量呈爆炸式增長......

然而,儘管我們在獲取知識的方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這並不意味著如今的普通人就比上一代人聰明千萬倍。能夠便捷地查閱資料固然是一大優勢,但如果頭腦中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僅憑檢索就難以真正解決棘手的難題。

超學習#

它是一種習得技能和知識的策略。作為一種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的強大學習方法。它有三大特點:

  • 策略性,它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卻能提供出色的解決方案。
  • 自我導向,你要自主決定學什麼,為什麼而學。
  • 高強度,超學習者致力於探索並實施創新的學習方法,以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為何致力於掌握學習的藝術是一項挑戰性的投資?#

  • 在經濟領域,平均水準已不再滿足需求。面對經濟形勢的快速變遷,我們可以通過主動學習那些助我們成功的硬技能來應對。
  • 教育方面,當重返學校不是一個經濟上可行的選擇時,超級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填補這些空白。
  • 技術層面,學習的可能性空間是巨大的,正等待著有抱負的自學者來開發出新的利用方式。

超學習的九大原則#

元學習:著手之前,先學習如何去學習你想要掌握的領域或技能。#

元學習首先要繪製導圖。導圖就像是一張地圖,比如你要去王府井,那麼你首先要先知道他大概在什麼位置,怎麼過去?是坐地鐵還是公交?先去哪然後再去哪?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不迷路。

專注:在日常生活中劃出專門的學習時間,減少干擾。#

我們給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很完美,但是如果不去行動那也是沒用的。而專注就是培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避免自己拖延。在我們專注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幾個問題。

直接性:通過實踐來學習你想要掌握的事物。#

直接就是針對你想擅長的技能,邊做邊學。不要因為貪圖方便或舒適,就把它換成其他間接任務。直接學習有助於知識遷移到新的學習環境中。

鑽研弱點:將複雜的技能拆解為更小的部分。#

攻克薄弱環節。要毫不留情地改進自己的弱項。把複雜的技能分解成小的單元,逐一掌握,再把它們合併起來。

檢索:測試不只是評估知識的方法,它也是創造知識的過程。#

以測促學。考試不僅僅是評估知識的一種方式,更是創造知識的一種方式。在你對學習效果感到有信心前,先自我測試一下,督促自己積極地檢索信息,而不是被動地複習。

反饋:學會如何有效地使用反饋,避免自我干擾。#

不要回避負面反饋。反饋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我們要通過負面反饋來幫助我們識別我們不了解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反饋中提取信號,這樣你就知道該注意什麼,忽略什麼。

記憶:理解你為何會忘記某些事物,並學習如何記憶它們。#

要弄清自己忘記了什麼,為什麼忘記。學會記住知識或技能,不是要現在記住,而是要永遠記住。我們的大腦有兩種記憶方式,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

直覺:通過遊戲和對概念及技能的探索來培養你的直覺。#

在形成直覺前要深入思考。一項經典的關於國際象棋的研究發現,普通會下棋的人一般都記不住多少棋盤布局,但優秀的棋手腦子裡大概有 1000 個棋盤,而象棋大師的腦子裡則有 50000 多個棋盤。所以象棋大師們可以在 5-10 秒內憑直覺走出一步棋,而普通人可能會冥思苦想好幾分鐘。

實驗:通過培養實驗性思維,使自己走出舒適區。#

跨出舒適區去探索。所有這些原則都只是起點。真正的精通不僅來自追隨別人走過的路,還來自探索他人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

為什麼我們會拖延#

我們通常會有一種內在的衝動,想要去做其他事情,或者對要完成的任務感到不願意,有時這兩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

很多時候,我們的拖延是無意識的。我們在拖延,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做。

學習中常見的分心來源#

  • 你的環境:找出最適合你的工作環境,並進行試驗。儘管多任務處理可能看起來很有趣,但它並不適合高效學習。
  • 你正在學習的任務:有些活動因其本質而更難集中注意力。
  • 你的心態:消極情緒、不安和白日夢可能是集中注意力最大的障礙。

三種類型的反饋#

  • 結果反饋:這種反饋能夠反映你的整體表現,但不提供具體的改進方法或指出明確的不足。
  • 信息反饋:此反饋指出你的錯誤,但可能不會告訴你如何糾正。
  • 糾正性反饋:這是最有益的反饋。它不僅指出你的錯誤,還清晰地指導你如何進行改正。

作者說的話(3)#

隨著我們對知識的不斷深入,我們對無知的認識也在增加,因為深入一個領域的學習,讓我們更加明白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答。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